別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

pexels-photo-450050.jpg

「他是不是變了?」

「都是我在原諒他,已經好幾次了」

「他已經這樣好久了,我都不知道還要原諒他幾次」

「我已經不知道他講的是不是真的了」

如果你也在想,還能不能相信他,可能你更想知道的,是你還能相信什麼?

當初你所堅信的部分,都已經變了。而現在,你只剩下和自己不斷對話,來維持繼續下去的動力。

明明都是對方做的,結果好像都在逞罰自己。

溝通最重要的就是,溝通的成效,而不是打著溝通的旗幟,說的都是自己的想法,希望對方都能接受。如果溝通可以改善關係,那溝通才會有意義。而且兩個人才會有相同的目標,繼續一起往目標前進。如果溝通到後來,都是重複的話題,一方覺得疲憊,一方覺得無力,那溝通也可能變成壓力

如果在關係當中,你經常感覺不快樂,卻無法透過溝通來改善;如果溝通好多次,但都圍繞重複的話題;如果對方知道自己需要調整,但他欠缺動力;如果溝通已經影響到你的睡眠和工作你應該關注你自己,關注你的內在感受和需求,暫時找不到共同目標沒關係,讓自己當一個在關係中被滋養的人,而不是被懲罰的人。

兩個人都該為關係負責,為了關係的改變而承受其中的酸甜苦辣。對關係的變質而努力面對討論是勇敢,對關係的變質隱忍是逞罰。

「相愛不是互相凝望,而是望向同一個方向。」– 聖修伯里


作者:許嬰寧 諮商心理師
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,專長為人際議題,情緒困擾,親子關係,興趣為運動、旅行及鐵人三項。
Facebook: 許嬰寧鐵人心理師這才是我啊
photo: pexels

迴響已關閉。

在WordPress.com寫網誌.

向上 ↑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