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媽媽跟我談到,孩子在學校很退縮,大家一起活動的時候,孩子總是不想參與,無論老師怎樣鼓勵、要求都沒有用。媽媽很著急,很擔心孩子是否有學習障礙,或是社交障礙。
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都不一樣,對於環境刺激的接受度也不一樣。有些孩子很快就可以融入團體,對於去上學、才藝班、安親班也不會抗拒,有些孩子聽到要去新的環境,就開始哭,央求媽媽可不可以不要離開。
孩子對於新鮮環境和團體活動的適應能力,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,甚至影響了他的EQ。
學校中老師一次要帶很多位小朋友,除了發現孩子的問題以外,很難個別提供孩子細微的引導。
孩子的畏縮和抗拒表現,可以看成孩子的情緒表達。
孩子可能在和其他同儕相處的時候,感覺非常地挫折。我鼓勵媽媽,多了解課堂老師進行活動的方式和內容,在家裡多做預習,並且讓孩子花更多時間心理準備以外,也建議媽媽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困難,而並非聚焦於「不參與活動」這件事情上面。
除了媽媽要花更多的時間,陪伴孩子融入團體外,媽媽和孩子的情緒都需要被同理和抒發。有時候媽媽因為著急、會不知不覺地表現出挫折的樣子,也會造成孩子的壓力。
爸媽挫折的時候會說出:「你怎麼不…」「其實很容易啊…」「你看其他小朋友都…」這樣的表達雖然合理,但卻對孩子的融入沒有幫助。
心理師會從孩子的情緒面觀察,同理邀請,讓他認識自己的情緒和卡住的點。
「你覺得很困難嗎?」「我陪你一起做好不好?」「你看,你可以做得到!」「每個人都可以畫自己的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棒的動物園,你也可以喔!」
孩子有時候遇到挫折時,不會表達。累積下來,就變成自動化反應放棄。
在親子會談或是課堂評估上,往往可以看見孩子因為挫折,就卡住了。他可能會放棄接下來所有的參與,因為缺乏自我調節的能力,所以無法快速有效的排解內在焦慮,回到團體當中。因此他只能呆坐在原地,心思越來越遠。
藝術創作的孩子很棒的情緒開發管道,因為藝術創作沒有標準答案,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自己心目中最棒的。
-
老師會引導孩子會對於自己的創造能力驚艷
每次的創作都不一樣,即使主題都是一樣的動物或星球,但是每次使用的媒材不同、顏色不同,在孩子的心目中每次都是不一樣。有時候爸媽想要幫忙,那麼每次畫出來的貓咪就會長得很像,因為在大人眼中的貓咪是比較定型的,所以當孩子畫出一隻狗,卻說他的貓咪時,父母難掩的困惑神奇,或是一直建議他修改或增加一些貓咪特質,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創造能力,甚至讓孩子感覺自卑和畏縮。老師會引導孩子看見每次成果的不同,去鼓勵孩子,讓他知道他充滿了創作力。孩子需要練習發覺自己與眾不同,獨一無二,而且不因自己的畫作誠品被批評改正,才能學會勇於嘗試,突破因為思緒困住而不願嘗試的模式。
-
老師還會引導孩子學習欣賞自己的表現。
孩子如果對自己的作品總是不滿意,有可能是因為長期被比較的關係。不只是父母的比較,孩子自己也會觀察其他孩子的作品。被比較是孩子成長過程必經的路,尤其是在國語數學自然這些必修的課程當中,清楚可以區辨寫功課的速度、作業的成績,讓孩子一旦受到挫折,就會全盤否定自己,否定老師,信心滑落。藝術創作當中,心理師引導孩子欣賞自己的作品,藉由邀請每位孩子細細分享他的作品內容,讓他盡量用言語表達,他畫出、沒畫出的東西,可以發現孩子的畫作背後其實有豐富的想像力,孩子可能會說出連大人都沒有想到的部分,然後津津有味地告訴你,加上老師的鼓勵和引導,讓孩子欣賞自己的表現,肯定他的表達,可以讓孩子建立自信心和接納自己。
-
老師會引導孩子在混齡當中,練習和其他同儕相處並接納
很多家中有兩個以上的孩子,孩子之間經常有競爭、吵架、或是搶奪的狀況,父母越是希望你們要相親相愛,凡事分享,孩子們越是不肯相讓,無論怎樣處罰都沒有用。這類的狀況在小學、安親班、或是才藝班當中,如果手足不在場,一開始還不至於太明顯,但當孩子們熟悉之後,進入自己慣用的同儕相處模式,就可能會出現這類競爭、剝奪、羨慕的表現。有些在家會摔東西、攻擊其他小孩的孩子,在團體生活當中也會略見一二。父母在家中難教,因為手心手背都是肉,加上反覆發生,早就和孩子之間產生關係緊張,大人自己也容易動怒。若老師能近距離觀察,拉開充滿情緒的孩子,同理他的情緒,不難發現有些孩子特別敏感,像是帶著對其他小朋友的敵意在生活。老師及心理師會同理孩子的情緒,而不是過度聚焦在孩子的摔東西行為表現上,因為行為是最後的表現成果,如果只是糾正行為,無法處理情緒,那麼孩子的問題行為就不會改善。
暑假來臨,是孩子練習培養情緒管理能力的好時機。
孩子短暫和原本學校班級中的同儕分開,讓他原本累積的挫折和困難先放下。父母可以讓他透過嘗試新鮮活動,接受專業老師的引導和協助,把握孩子的黃金人際發展時期,給予他一個不被批評的創作空間,學習欣賞自己,欣賞他人。
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,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人際發展,甚至影響孩子的成就。
父母在學期當中不得不對學業有所要求,但性格發展同樣重要,別讓孩子累積太多不能說的挫折感,失去了做自己的勇氣!
心理師與藝術創作團隊開辦獨一無二的成長夏令營,讓孩子把不能說的挫折畫出來,相關資訊:https://goo.gl/forms/c4e604jPrxx4t4vq2
作者:許嬰寧諮商心理師
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,專長為人際議題,情緒困擾,親子關係,興趣為運動、旅行及鐵人三項。
圖:Miss C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