吵架冷戰大家都遇過,如果可以,彼此約定,不要吵隔夜吧!
有些人一氣之下,會下車、會甩門、會走出餐廳、會不接電話或是關機,會放鴿子,都有可能,那都是一種「抽離」,想要「停止互動」以及「掌握控制」的方式。
『既然說不過你,也改變不了你,那我走開總可以?』的意思。
走開,冷靜,喘口氣,安靜下來,轉移注意,都好。但是時間上要有一個拿捏,更重要的,是要彼此有個約定,培養出默契,知道這段時間的底線在哪裡。
沒有底線,也不清楚何時可以修復的冷戰,是最致命的傷害。
因為抽離的時間越久,吵架的感覺會從生氣變質,變成委屈和難堪,造成不安和焦慮,讓人很難在專注在的當出吵架的意題上面,反而會開始聯想到其他受傷的感覺,是不是自已不被重視?是不是對方狠下心了?是不是這段感情不夠堅定?是不是雙方對感情的信念開始動搖?
是不是我們產生不可挽救的裂縫?
浮出這些感受的同時,我們就無法再好好思考吵架的議題,累積都是負面的想法,這時候無論是自己主動求和,或是對方釋出善意,那個和好的美意都會帶著一點不信任、一點委屈還有一點恐懼。一次兩次之後,求和的動機就會降低,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,恐怕會對吵架產生負面聯想,一但吵架,就自然想要抽離,抽離之後,就會越發不可挽回,因為我們以為對方根本無心改善關係。
不要讓我們的關係,敗在負面的聯想上,吵架可以,不要吵隔夜吧!
作者:許嬰寧 諮商心理師
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所、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,專長為人際議題,情緒困擾,親子關係,興趣為運動、旅行及鐵人三項。
圖:freepi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