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聽到這種話都會有點莫名。
答應就答應,不答應就不答應,甚麼叫做如果你堅持的話?
*今晚要一起吃飯嗎?
如果你堅持的話,我可以配合。
*今晚要回我媽家嗎?
如果你堅持的話,我可以配合
*明年要搬出去嗎?
如果你堅持的話,我可以配合。
*我們要生小孩嗎?
如果你堅持的話,我可以配合。
有一種非常隱微的情緒勒索,就是這樣:如果你一定要的話,那我可以配合。
這句話對於聽者而言,怎麼可能開心得起來?
為什麼呢?因為這句話背後,就是我不想要這樣,而且我會有點勉強喔,我不會太開心,我會有點難受,喔,但是,如果你想要的話,好吧,我可以,因為我在乎你,所以我可以勉強我自己,但我是有點勉強的喔,因為你是堅持的喔,所以我才答應的喔,如果你沒有堅持的話,我們就不會這樣做喔,你知道的,親愛的,因為你堅持的喔,那我就配合吧,但我不是一口答應喔,我不是跟你一樣期待喔,我並沒有一開始就想要這麼做喔,這不是我的想法喔,是你的喔,你真的堅持嗎?好吧。
表面上是得到承諾了,對方答應配合了,但是為何聽起來怪怪的?不是非常舒服?不是非常好受?也不能非常安心?
對,因為他的配合是【條件式的配合】
我聽過很多伴侶之間的溝通,都會遇到這種條件式的溝通法,答應承諾的那一方講得非常理所當然、而且表情並不愉快柔軟,反而是一種有點點勉強的感覺,字面上向是正面答應,可是表情、態度和姿態上,都有一種:我不得不答應,如果再繼續追問下去,甚至會遭來:我都已經這樣說了,我都答應妳了,不然你還要怎樣?你不要跟我糾結文字,你不要這麼鑽牛角尖,你要的、我已經答應了,你不要得寸進尺。
哀,談到這邊,鑽牛角尖和得寸進尺都來了,可見得溝通並不順利,請不要假裝很順利,若是捫心自問,雙方這時候應該都不太舒服。【一定還有些沒說完的顧忌、沒坦誠的想法、沒挖掘的需求】只是不願意多談、細談、或是甚至不自覺,所以只想用快速解決方式處理。
這類沒有【談清楚的勉強】是未爆彈。
很多未來的意見分歧、責任分擔,都會回到當初那個對話中,當初是你說要生孩子的(我只是配合),我們每周都陪你回媽媽家,都是為了你(我只是配合),我每次都做不完事情還陪你吃飯(我只是配合),當初要搬出來住的人是你(我只是配合)....
有沒有搞錯啊?是我提出的沒錯,但你當下也答應了啊!我也沒有拿刀子架在你脖子上啊!什麼叫做{你只是配合}...難道{只是配合}的人就可以反悔了嗎?
這種配合暗藏著隱憂,因為當初可以為了你堅持而配合,是不是有時效性的?會不會哪一天,時空背景不同了,或是現實壓力來臨,就改變了?
【不要勉強自己輕易配合,也不要輕易接受別人的配合。】因為我們的願不願意都值得被好好討論,我們都無法承受未來的閃躲。
圖文/許嬰寧心理師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