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好怕成為恐怖情人

我好怕成為恐怖情人

 

 

「我知道我情緒不穩,但不是故意的。」

「我對別人都不會,但對另一半就是會發脾氣。」

「我其實很害怕失去他。」

 

進入一段關係後,有些人發現自已的情緒,像是週期性不定時炸彈,偶爾會爆發。自己也不確定原因。

 

但是可以確定的一點是,總是會在無預警的時候,突然情緒不好,或是遇到不順心的狀況,就馬上盪到谷底。一瞬間的情緒轉變,連自己都無法控制。

 

瞬間不開心、瞬間開始在言語上攻擊對方。

 

尤其是在最親近的人面前,不管是不是對方惹他不開心,當下好像只有這個「安全的出口」,就無法控制地將情緒都宣洩出來。令對方錯手不及。

 

有時候對方會反駁、雙方吵起來,或是對方默然不語,甚至轉身走掉。

 

「每次吵架後,我都很後悔,我好像傷害了他。」

 

這樣子情緒不穩的狀況讓當事人自己很困擾,事後就像夢醒了一樣,才發現自己「又再次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」,變成了恐怖的樣子。

 

從他的眼神當中,我發現他很怕我。」有人很痛苦,因為他深刻了解自己帶給關係的傷害很大。大到有時候會想要放棄一段關係,因為承受不住對方的受傷,尤其是讓對方受傷的人是自己。

 

感情像是在耗損一樣,需要不斷在週期中,預防掉下去,再努力拉上來。

 

 

「我該怎麼辦?我不想要變成恐怖情人。」有這類困擾的人可能有幾個重要心理因子:

 

  • 他可能非常渴望被瞭解

情緒不穩、會突然低落或爆發的人,通常是非常渴望被瞭解的。但他可能無法馬上用言語表達清楚他的想法,結果情緒就先上來了。情緒爆發後,話語更加不理性,於是更無法被了解。挫折感會讓他情緒無法馬上平復,也得不到身邊的人的安撫,因此變成一個沒有明確目標的情緒談話。

 

  • 他可能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會突然放鬆

大多數人在親近的人面前都是最放鬆的,是一個可以不用過度包裝掩飾,就可以做自己的安全空間。但有些人會在情緒不佳的時候,把平常累積的壓力通通突然拋出來,轉變過快,連自己都無法預測,無法確切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,甚至連說話的內容沒有好好思考,忽略了這個安全空間裡面另一個人也是需要放鬆的。

 

  • 他可能壓抑了太多負面情緒

平時壓抑了過多的負面情緒,會讓人在無法預設的時候突然「跳電」,發生不順心的狀況時,累積的情緒很容易突然通通湧上來。讓人看什麼都不順眼,甚至是對自己過去的壓抑也都不滿(但很難自覺),當下只能負面思考,負面歸因,把所有壞的事情都要找到一個對應的責任歸屬一樣,無法單純就事論事,當事人自己感覺被壓迫,讓身邊的人感覺更壓迫。

 

  • 他可能對人際互動特別敏感

害怕自己情緒爆炸的人,有很深的「害怕」長期潛伏在心中。這種害怕是不論發生什麼事情,都會像在扯他後腿一樣,似乎不斷在潛意識當中,提醒他「你不可以….」「你又…..」,這種「自我批評的聲音」強而有力,讓當事人對於自己的言行帶有譴責和質疑,發脾氣後後悔,說錯話後自責,吵架後想放棄關係等等,這種聲音都在事情發生之後出現,卻難以有效預防下一次。

 

這些心理因子,會在潛意識當中引發當事人的情緒爆發,尤其是在特定親密對象面前爆發。這些因子會交互影響,甚至加成,更加惡化當下的狀況。

 

例如:

情緒不好的時候,渴望被理解接納,但是還沒表達完全,情緒先爆發出來,伴侶感到錯愕時,更加無法理解伴侶被這樣強烈的情緒襲擊,毫無防備之下,可能也還以言語和情緒,讓當事人感到非常敏感脆弱,似乎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,惹對方不高興,情緒更加惡化。

 

 

對自己的情緒起伏沒有把握的人,最容易被情緒牽著走。

 

尤其是在情緒不好的時候,累積的惡性循環模式,讓自已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恐怖情人。這樣的懷疑會讓人失去自信,也對伴侶感到不安,深怕會失去對方,因此更加敏感。

 

害怕自己情緒失控是重要的覺察,也是一個處理問題的契機。

 

找到自己情緒的弱點,才能幫助自己突破弱點,即使情緒來襲,也能和情緒共處,或者正常釋放,去和親近的另一半討論,卻不傷害彼此。

對於渴望被接納了解的人來說,一定要先了解自己,才能讓別人了解你,你就不恐怖。你是不是恐怖情人,要先知道自己為何有這些情緒,才能得知。

 


作者:許嬰寧 諮商心理師

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,專長為人際議題,情緒困擾,親子關係,興趣為運動、旅行及鐵人三項。

Facebook: 許嬰寧鐵人心理師這才是我啊

Link: 初和心理諮商所

photo: pexels

 

迴響已關閉。

在WordPress.com寫網誌.

向上 ↑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