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跟我ㄤ很喜歡討論各種事情,然後被我們自己笑翻。
不久前,我們去一間飯店投宿。
當天下午,因為想要開點窗透透氣,我尢就拉開窗簾,伸手把安全窗上的把手向下一壓,正準備往外推的時候,把手應聲斷了!
登愣…. 我們兩個傻住愣在窗邊,我尢手上還握著那根把手,我們對看錯愕,然後馬上爆笑出來!
靠怎麼斷了!仔細一看,原來螺絲早就鬆脫了啦!
笑完以後,我馬上開始有點焦慮。誒誒怎麼辦?我們把窗戶把手扭斷了!
我正在焦慮著,我尢還在大笑,然後他拿出手機拍下這好笑的經驗,接著把把手放在窗檯,繼續研究如何把窗戶打開,讓空氣流通。
我問他,誒把手怎麼辦?我們要跟櫃台講嗎?要賠錢嗎?
他大笑,明天check out的時候再跟櫃台講就好啦,這又不是斷掉,他們飯店找螺絲來,再把他鎖回去就好了啊!這哪有什麼?#現在我只擔心晚上你如果冷,窗戶會關不上。
我問他,該不會要賠錢吧?可是你也沒多大力啊?(焦慮上身)
我看著我尢,我深刻的體會這一刻,兩個人真的是來自兩個不同原生家庭,所以遇到事情和狀況時,真的是完全不同的反應!
我拉著他躺在床上,問他說,誒誒如果我們把這件事,告訴你家人和我家人,你猜他們會有什麼反應?
我尢一開始還不懂我的意思,以為我要做什麼奇怪的實驗。
我說,如果我告訴我爸媽,我們把飯店窗戶把手扭斷了,我爸一定會說,「你怎麼可以這樣?還不趕快裝回去!」我一定會被罵!
我尢大笑,幹嗎被罵!要是我跟我媽講,我媽一定會馬上說:「這窗戶怎麼這麼爛!怎麼會一搖就斷!」
我不信,結果我們真的把斷掉的把手拍照,分別傳到兩家人的群組,果不其然,我被罵了,然後我尢的媽咪說,怎麼這麼爛啊,手沒受傷吧?
手沒受傷吧?
手沒受傷吧?
手沒受傷吧?
干……
我從沒想過,父母會在這種時候講這種話啊。
真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家庭,我是一個從小被要求被檢討的孩子,所以原來我心裡深處,早就烙印各種被檢討的印象,任何事情,我都會聯想到「被罵被檢討」,而我尢不是,我尢是一個被愛的自由教育長大的孩子,他知道這個把手斷掉並不是他的錯,所以他並不害怕,他甚至清楚知道,他媽不但不會錯怪他,反而會直覺認知是窗戶本身的問題。
我們躺在床上,看著兩家父母的訊息大笑。
每個小細節,都在展現我們原生家庭的關係和模式,然後也繼續影響著我們和另一半,還有下一代。
我尢說,誒!如果以後你兒子扭斷把手,你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他喔!不然我就罵你喔!
圖文/ 許嬰寧心理師
發表迴響